環境管理

營運範疇之溫室氣體種類

營運範疇 類別 崇友實業可對應設備/對應措施種類

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
(第1類)

  • 電力使用、熱、蒸汽或其他化石燃料衍生能源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
  1. 緊急發電機
  2. 液化石油氣
  • 移動源溫室氣體排放源
公務車(汽油、柴油)
  • 逸散性溫室氣體排放源
  1. 冷氣、冰箱、飲水機、冰水主機之冷媒           
  2. CO2, 乾粉滅火器
  3. 化糞池
  4. 乙炔
  5. CO2鋼瓶

輸入能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第2類)

  • 來自於外購的電力、熱、蒸汽或其它化石燃料衍生能源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
向台電購電(電力)
運輸造成之溫室氣體排放
(第3類)
  • 商務旅行產生的排放量
以公司名稱劃分,統計員工商務旅行之交通方式及交通距離

組織使用產品造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第4類)

  • 採購商品與服務(含能資源)
  1. 向台電購電(電力)
  2. 汽、柴油加油發票
  3. 液化石油氣

 

節能減碳未來量化管理

1.量化管理目標
經盤查公司營運範疇之溫室氣體種類,確認本公司在營運及生產活動僅涉及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而該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來自外購的台電電力,因此在不影響原有生產活動前提下執行節省外購台電電力,即為首要管理目標。
2014年本公司於內部資訊平台建置各使用單位電力彙整平台,並以2014年全公司電力總度數2,028,821度為基準年值,設定5年期節省電度3%為目標,期許節省使用電度以達減少碳排放效果。達成情況如下:

使用電度基準年值 使用電度年度 使用電度 達成(漲/跌)
2,028,821度 2015 2,107,304 3.87%
2016 1,950,179 -3.88%
2017 1,927,879 -4.98%
2018 1,959,278 -3.43%
2019 1,899,397 -6.38%

2020年起啟動第二次五年期(2020年~2024年)節電目標,以2019年全公司電力總度數1,899,397度為基準年值,以2%為節電目標。

使用電度基準年值 使用電度年度 使用電度 達成(漲/跌)
1,899,397度 2020 1,943,105 2.30%
2021 1,963,399 3.37%
2022 1,898,175 -0.06%
2023 1,950,637 2.70%

 

2.達成目標措施

●發展高速、智能與環保產品:全面採用環保節能之PM 永磁同步馬達主機,較傳統主機節能30% 以上,應用AI 智能演算派車可縮短乘客等待與搭乘時間,運用物聯網於維護系統之智能管理可更具效能及時派遣人力執行維護作業,估計每五年1萬台可減碳排8847公噸/年,崇友乘客電梯使用階段省能源的優異表現,於2018年榮獲行政院環保署認證核發第二類環保標章。


●綠色採購:汰換不符環保最新標準之設備,採購具有節能環保標章產品,2024年計更新空調設備11台、電冰箱1台、生產設備1台及符合最新環保法令排放標準公務車4輛,採購金額約  NT$7,804,703 (*近三年之綠色採購金額請見下方達成情形表格)


●2016年架設太陽能板發電設備:與廠商合作於工廠屋頂架設太陽能板發電設備,有效降低廠內溫度,節省空調使用電力。


●舉辦公司各使用電力單位節電評比,當年度總使用電度降幅最佳單位由公司特別給予獎勵,除定期彙總用電統計通知超標用電單位外,並要求超標單位檢討與提出書面改善報告。

 

3.達成情形

年度 太陽能板綠電單年度發電量 太陽能板綠電總累積發電量 綠色採購 綠色交通 備註
2022 519.271 mwh

總累積發電量3,118 mwh,相當於累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1,587公噸

NT$23,270,873 NT$1,883,927 1.2016年12月架設太陽能光電設備。
2.綠色交通為員工公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使用自用車所產生之費用。
2023 547.567 mwh 總累積發電量3,664 mwh,相當於累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1,814公噸 NT$8,767,030 NT$2,401,715
2024 513,24 mwh 總累積發電量4,177 mwh,相當於累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067公噸 NT$7,804,703 NT$3,166,923

 

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涵蓋公司及子公司等17個辦公區及廠區)

  2022 2023
範疇一(公噸CO2e) 372.5664 373.8545
範疇二(公噸CO2e) 1,020.1463 1,090.1394

密集度(*註1)

(公噸CO2e/百萬元)

0.2938 0.2799
範疇三(公噸CO2e) 231.3402 258.5385

 

*註1:溫室氣體排放量之密集度以合併財務報告營業額 2022 年新台幣 $4,740 百萬元及 2023 年新台幣 $5,268 百萬元計算。

*註2:關於2023年溫室氣體詳細資訊,詳見2023年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

氣候變遷對現在及未來的風險與機會

1.現在及未來風險與機會:
本公司營運及生產活動電力來源,主要係靠外購台電電力之電力供應,此部份涉及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在氣候異常及生產活動增加之情形下相對又增加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實屬最大風險。未來公司將持續且有效的執行節能減碳之管理目標因應,以降低風險。

2.氣候變遷對企業的機會: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的報告,「地球正以每百年上升攝氏0.74度的速度在暖化」,因此公司原有產品結合節能減碳的精神,推出環保節能新產品亦列入研發單位首要任務。
2018年起崇友全系列產品採用永磁同步馬達,免用齒輪油避免環境污染,機械效能幾近100%,大幅為客戶節省電力,是一種先進環保綠能主機,榮獲環保署第二類環保標章認證。

水資源管理與保護

崇友深刻認識到水資源對於社會和環境的重要性。為此,我們積極參與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SDG6 目標,即「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我們不僅致力於減少水資源浪費,還透過技術創新和有效管理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此外,我們積極支持各種水資源保護項目,包括提升保護意識、推廣再生利用技術,以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為堅守環保與永續發展的承諾,我們在工廠生產製程中特別設計了低用水量的技術,並確保沒有廢汙水排放,以減少對水資源的依賴和環境的衝擊。對於民生用水我們採取了有效的節水措施,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性和有效利用。

最近 2 年用水量(資料範圍:本公司楊梅廠)

 

2022 2023
自來水(公噸) 3,460 3,206

密集度(*註)

(公噸/百萬元)

0.7444 0.6177

 

*註:用水量之密集度以個體財務報告營業額 2022 年新台幣 $4,648 百萬元及 2023 年新台幣 $5,182 百萬元計算。

水資源管理:公司楊梅廠 2023 年全年用水量較 2022 年減少 7.48%

生產製程不需要用水,現行用水為廠區一般生活用水,產生之汙水均納入汙水下水道排放,不影響水體及相關動植物棲息。

 


廢汙水

崇友堅守環保與永續發展的承諾,在工廠生產製程中特別注重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確保沒有任何廢汙水排放,減少對水資源的依賴,並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在日常營運中,工廠所需用水僅限於日常生活用途,所有產生的廢水均符合當地法規,並經污水下水道系統排放,確保廠區運營不對水體及周邊生態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近四年度廢汙水排放數據統計,如下表:

歷年廢水排水量

2020 2021 2022 2023
台北總公司 0 0 0 0
楊梅廠區 0 0 0 0

耗水量

崇友實業意識水資源的可貴,並重視水資源的管理使用,選用低用水量需求之生產製程來有效降低水資源消耗。工廠現行用水以一般生活用水為主,無產生廢汙水,排放水主要為生活廢水及與雨水。

2023年度崇友總取水量、總排放量與耗水量統計,如下表:單位:m³

  楊梅廠
總取水量 12,929
依取水水源區區分  自來水 3,225
再生水 0
雨水及冷凝水 0
其他(如地下水、地表水等) 9,704

超純水

用水原則首重製程省水設計,並積極訂定各階段節水目標以責成各項管理方針之落實及績效推展。

近四年度崇友超純水取水量統計,如下表:單位:噸

 

 

2020 2021 2022 2023
楊梅廠 0 0 0 0

水風險評估

針對水風險的評估,崇友實業考慮到產業特性,目前旗下楊梅廠的年度用水量不及可抽地下水申請量之三分之一。此外,因已於生產製程中特別注重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故公司從未遇到缺水問題;在民生用水方面亦小心謹慎,並採取有效的節水措施,以確保在營運過程中維持水資源的可持續性和有效利用。

廢棄物管理

崇友實業在淘汰了多年前的舊式塗裝設備後,成功開發了更加環保的生產技術。在新的生產過程中,我們已經杜絕了有害廢棄物的產生,同時,崇友堅持實行廢棄物分類的原則,並確保楊梅廠內所有產生的廢棄物都由專業合格的環保公司進行運送和處理。此外,我們每年按當地環保法規提交廢棄物處理計畫,確保所有廢棄物的處理符合相關標準。


在關鍵績效指標方面,2022 年的廢棄物密集度為 0.1089,作為基準年,我們的目標是將密集度降低2%。2023 年的廢棄物密集度為 0.0947,比 2022 年減少了13%。

從 2022 年至2023 年,崇友沒有產生任何有害廢棄物,非有害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率達到91%。

廢棄物項目   處理方式 回收後處理方式 2023年回收量(kg)
硫氧化物 Sulfur oxide(SOx) 委外單位處理 焚化後掩埋/物理處理 14,680
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 NOx) 焚化後掩埋/物理處理 7,230
全氟碳化合物 Perfluorocarbons( PFCs) 再利用(原料使用) 1,930
揮發性有機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焚化後掩埋/物理處理 50
硫氧化物 Sulfur oxide( SOx) 再利用(燃料使用) 65,080
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 NOx) 公告再利用 2,912
全氟碳化合物 Perfluorocarbons( PFCs) 公告再利用 154,610

為了進一步降低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公司正不斷推進廢棄物分類處理和減量措施,並全面實施資源分類與回收計畫。我們在楊梅廠區內設置了專門的回收區,用於集中收集可再利用的資源性廢棄物,並為各種廢棄物提供清晰的標識和容器,方便員工將不同類型的廢棄物進行分類。

此外,我們將可能產生的資源性廢棄物,如金屬、包裝材料、塑膠、紙張和電池,集中收集後送往專業的資源回收處理設施,以便進行進一步的回收與再利用。崇友致力於持續實現更高的環保標準,並期待與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為保護環境而努力。

單位:公噸;公噸/台數

  2022 2023
有害廢棄物 0 0
非有害廢棄物 254.726 246.492
密集度(註1) 0.1089 0.0947

 

單位:公噸;公噸/台數

  2022 2023
不可回收利用
焚化後掩埋 21.17 21.96
密集度(註2) 0.009 0.0084
可回收利用
再利用 176.586 157.522
轉為替代原物料 0 1.93
焚化(有能源回收) 56.97 65.08
廢棄物回收 233.556 224.532
廢棄物回收率(%) 91.69% 91.09%

 

註1:廢棄物之密集度以出貨台數 2022 年 2,340 台及 2023 年 2,602 台計算。
註2:廢棄物之密集度以出貨台數 2022 年 2,340 台及 2023 年 2,602 台計算。